天天快播:马晓河:六点建议

新经济学家智库 2023-04-20 18:26:47

来 源:新浪财经-睿见Economy


(资料图片)

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主办的2023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于2023年4月16日在北京举行。主题为:2023开创发展新局面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、研究员马晓河出席并演讲。

马晓河在演讲中表示,从目前看,2023年经济增长达5%是没有问题的,是大概率事件。核心问题是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。

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?马晓河提了六点建议:

第一,加快转变发展方式,尽快从现在的投资拉动、出口导向向消费引领、内需导向、出口创新驱动转变。“投资的总规模要控制,结构要优化,不是说钢铁、水泥越多越好,而是民生福利越多越好。投资要向消费相关基础设施、关乎民生和未来潜在增长力倾斜。”他说。

第二,要把增加居民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作为战略重点,调整国民收入分配,特别要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。在当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,给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,政治效应和政策效应最大,是双赢的政策抉择。

第三,扩大中等收入群体,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,提高他们分享公共服务化均等化的程度。“建议再次调整个税起征点,由5000元提高到8000元,在七个个税档次中降低前四档的税率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,社会保障制度里,对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养老保险标准,可按2010年的扶贫标准发放,即农村60岁老人每年每人最少领取2400元养老保险金。”马晓河表示。

第四,凡是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,60岁以后给他们发放老农津贴,由于他们长期在农村营农,贡献低价农产品,出让了低价土地,输出了廉价劳动力,让他们60岁以后过一个晚年体面生活,每月再给他们发放老农津贴200块钱,让他们活得有个基本尊严。

第五,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。建议支持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力度,对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就业量达到一定数量的给予政策优惠。对于小微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在100万到300万元之间的,也应免征一部分所得税。2019年以来征收的小微企业300万以下的所得税应足额返还,让他们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。

最后,改善消费环境。马晓河谈到,到今年3月份全国失信被执行人800万人,其中大部分都是小微企业的破产企业法人,他们多为被动破产,成为“失信被执行人”,对他们实行“限高”,不许坐高铁、飞机,这既影响企业经营活动,也影响个人消费。“我认为他们变成“失信者”,是因为我们的金融风险防范体制不完善造成的。只有通过完善体制机制解决问题,比如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担保金制度,设立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工具等,来化解企业债务风险。因此,这些人,只需承担企业法人责任,不要影响他们个人家庭消费,建议取消对这部分人“限高”政策。”马晓河建议。

以下为演讲实录:

我汇报的题目是“加快经济增长恢复进程还需新的战略举措”

从供求两侧看,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复苏。1-3月份,出口增长高达8.4%,1-2月份消费增长3.5%,3月份预计增长在4%以上,投资增长1-2月份为,5.5%,一季度可能会超过5.5%。

从供给侧看,工业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都在上升,特别是服务业生产指数上升更快。结论是,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恢复。如果按照出口增长率8.4%、消费增长按照4%,投资增长率以5.5%测算,我国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应该是4.6%左右。4.6%意味着中国经济从去年的连续三个季度滑出合理区之后,已经重回合理区。从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看,PMI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在扩张区,PMI指数2、3月份都处于较高水平。

为什么会出现当前这种超预期恢复良好开局?

第一,疫情解封后,居民生活秩序正常化,补偿性消费和必要性消费推动了消费快速增长。另外,疫情解封之后,还使得物流堵点消除,产业链、供应链关键点瞬间打通,被压抑的产业增长被释放出来。

第二,今年宏观政策力度大,动手快,对经济增长的恢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比如今年财政政策呈现出一种扩张性态势,赤字率从2.8到3%,地方专项债从3.65万亿上涨到3.8万亿,今年两批地方专项债的项目已经审批完毕,已经相继落实下去,第三批又马上开始。减税力度也在加大。今年财政部、税务局1号公告明确了小微企业的降税减费的政策。

今年的货币政策力度也比较大,3月份M2增长12.7%,新增贷款3.89万亿,社融规模5.38万亿,都远远大于往年,而且今年3月27日又再次降低了准备金率0.25个点。

第三,各级地方政府对促进增长的作用力度也在加强。到目前为止,31个省市公布的重大投资项目清单,不完全统计超过50万亿。到4月9号为止,全国14个省的省级开工建设重大项目是12570个,总投资接近7万亿。另外,全国各地还公布了房地产的松绑政策,支持民营经济的若干政策,这些都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。

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经济增长靠什么?从目前看,2023年经济增长达5%是没有问题的,是大概率事件。核心问题是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。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出口的贡献在上升,投资贡献在上升,唯独消费贡献在下降。中国已经十分临近高收入国家门槛,这个过程中最大的经济结构变化就是消费占GDP的比重要要上升,比重应占到65%以上。现在看从去年到今年消费占GDP的比重是下降的。消费什么?消费是民生,目前我国投向消费的经济资源不足,投向增加产能的资源充足。还有,未来支撑经济增长的潜在增长率需要投资,但这方面投入也不够。

与此相联系,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关注。

第一个,受国际环境影响,外需明显不足。今年第一季度以美元计算,出口总额增长只有0.5,特别对美欧日、英国、加拿大、新西兰,以及和我国的香港、台湾地区出口下降11.3%,而且这些国家和香港和台湾地区占了总出口额的58.9%,这些都是发达国家和地区。对我国的需求大多表现为最终产品需求。

再看我国对以下国家出口增长最快,东盟、拉丁美洲、非洲、韩国、印度、俄罗斯、澳大利亚,我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了13.1%。需要注意一个特点,我们向发达经济体出口的是最终产品,我们向向东南亚,向非洲,向拉丁美洲出口的产品是中间产品,特别向东南亚我们出口的产品是设备,是他们建立产业链所需要的中间环节,那就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发达国家对我们最终产品在紧缩,发展中国家现在需要的是中国的中间产品,一旦他们产业链建立起来了,就有可能导致我们的产业链最终受到替代。

第二个问题,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在下降,使国内市场扩大消费需求受到限制。2022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由上年的9.7%下降到4.2%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由上年的7.1%下降到1.9%,下降幅度非常大。收入增长率下降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购买力提升缓慢,对扩大消费带来不利影响。今年以来,尽管社会在恢复消费增长,但日常消费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,房地产开发投资依然在下降,商品房销售面积、销售额也是处于下降区域,汽车生产产能过剩在加剧的情况下,一些地方政府违反市场竞争逻辑,搞地方补贴,加剧下跌。

第三是民企发展信心不足,小微企业的注销量在大幅增加。借用一个机构的数据说明问题。这是去年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企业注销数量,去年40个城市注销量企业194万个,其中93%是微小企业。2014-2022年以来的中小企业数量变化,是2018年以后注销的微小企业陡然增加,在这个时点上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成长量也恰恰在大幅下降。2017年以前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成长量快于美国,2018年开始中国独角兽企业增长慢于美国。比如2018年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是42个,美国51个,到去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只增加了11家,美国增加了138家。所以,微小企业死亡越多独角兽企业成长越慢。

提几点建议:

第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,尽快从现在的投资拉动、出口导向向消费引领、内需导向、出口创新驱动转变。我认为投资的总规模要控制,结构要优化,不是说钢铁、水泥越多越好,而是民生福利越多越好。投资要向消费相关基础设施、关乎民生和未来潜在增长力倾斜。

第二,要把增加居民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作为战略重点,调整国民收入分配,特别要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。在当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,给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,政治效应和政策效应最大,是双赢的政策抉择。

第三,扩大中等收入群体,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,提高他们分享公共服务化均等化的程度。建议再次调整个税起征点,由5000元提高到8000元,在七个个税档次中降低前四档的税率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,社会保障制度里,对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养老保险标准,可按2010年的扶贫标准发放,即农村60岁老人每年每人最少领取2400元养老保险金。

另外,还有一个建议,凡是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,60岁以后给他们发放老农津贴,由于他们长期在农村营农,贡献低价农产品,出让了低价土地,输出了廉价劳动力,让他们60岁以后过一个晚年体面生活,每月再给他们发放老农津贴200块钱,让他们活得有个基本尊严。

第五,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。建议支持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力度,对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就业量达到一定数量的给予政策优惠。对于小微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在100万到300万元之间的,也应免征一部分所得税。2019年以来征收的小微企业300万以下的所得税应足额返还,让他们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。

最后,改善消费环境。提一个重大政策建议,到今年3月份全国失信被执行人800万人,其中大部分都是小微企业的破产企业法人,他们多为被动破产,成为“失信被执行人”,对他们实行“限高”,不许坐高铁、飞机,这既影响企业经营活动,也影响个人消费。我认为他们变成“失信者”,是因为我们的金融风险防范体制不完善造成的。只有通过完善体制机制解决问题,比如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担保金制度,设立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工具等,来化解企业债务风险。因此,这些人,只需承担企业法人责任,不要影响他们个人家庭消费,建议取消对这部分人“限高”政策。谢谢!。■

入群了解更多经济学观点与前沿动态

标签:

广告

Copyright ?   2015-2022 南极商场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  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